機械前線,全國機械微教育領導者
何謂現場
1.現場包含“現”與(yu) “場”兩(liang) 個(ge) 因素。
2.“現”就是現在,現時的意思,強調的是時間性。
3.“場”就是場所,地點的意思,強調的是區域性。
4.“現”與(yu) “場”結合在一起,就是賦予了一定時間的特定區域。
5.對於(yu) 製造型企業(ye) 來說,現場就是生產(chan) 車間。
走進現場
1.現場的“三忙”現象:
忙亂(luan) :表麵上看每個(ge) 人都很忙,其實,盡在做多餘(yu) 的事情,或者所做的是無功效。(瞎忙)
盲目:由於(yu) 太忙,人們(men) 總是機械地做事,沒有工作方向,效率不高。
迷茫:長期盲目的工作導致人們(men) 思想麻木,意識迷茫,整天不知自己在幹什麽(me) ,幹什麽(me) 都是糊裏糊塗。
2.現場最關(guan) 注的是產(chan) 量:
分析現狀----找出瓶頸---采取措施----解決(jue) 問題----提高產(chan) 量(顯示能力)
3.現場的功能:輸出產(chan) 品。
4.現場管理的核心要素:4M1E
人員(Man):數量,崗位,技能,資格等。
機器(Machine):檢查,驗收,保養(yang) ,維護,校準
材料(Material):納期,品質,成本
方法(Method):生產(chan) 流程,工藝,作業(ye) 技術,操作標準
環境(Environment):5S,安全的作業(ye) 環境
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
1.當問題(異常)發生時,要先去現場。
2.檢查現物(有關(guan) 的物件)現象(表現出的特征)。
3.當場采取暫行處理措施。
4.發掘真正的原因並將它排除。
5.標準化以防止再次發生。
生產(chan) 活動的6條基本原則
1.後工程是客戶
作業(ye) 的好壞由後工程的評價(jia) 來定
不接受不合格,不製造不合格,不傳(chuan) 遞不合格
2.必達生產(chan) 計劃
年計劃、月計劃、
每日、每小時按計劃生產(chan) ----生產(chan) 計劃的保證
3.徹底排除浪費
浪費是指:不做也可以的事,沒有也可以的物
4.作業(ye) 的標準化
有標準作業(ye) 書(shu) ,作業(ye) 基準書(shu) ,不是標準化
標準化是作出規定,遵守而且改善這個(ge) 規定,不停地進行改善---遵守---再改善的活動才可稱為(wei) 標準化。
5.有附加價(jia) 值的工作
管理的目的是謀求更大的附加價(jia) 值(利潤)
現場要有大局觀,辨別生產(chan) 瓶頸,采取最優(you) 對策
6.積極應對變化
基本要求------決(jue) 定標準書(shu) 等作業(ye) 的基本,養(yang) 成遵守的習(xi) 慣
先觀察------事前收集情報,采取下一步措施
掌握實力------提高技能和擴大實力,提高設備稼動率等
現場的日常工作
1.現場的質量管理
現場如何確保優(you) 良品質呢?避免失誤的5原則:
a、取消此作業(ye)
b、不要人做
c、使作業(ye) 容易化
d、檢查
e、降低影響
2.現場的成本管理
降低成本最佳方法,就是剔除過度的資源耗用
a、改進質量:工作過程的質量,合理的5M
b、提高生產(chan) 力以降低成本:不斷地改善
c、降低庫存:流動資金、儲(chu) 藏、搬運、質量隱患、新產(chan) 品
d、縮短生產(chan) 線:合理的生產(chan) 線工人
e、減少機器停機時間
f、減少空間
g、現場對總成本降低的作用
3.交貨期:
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
4.現場實際作業(ye) 應把握的內(nei) 容
a、生產(chan) 作業(ye) 計劃的合理性、生產(chan) 計劃與(yu) 實際困難、計劃調整的影響
b、人員狀況、員工的技能、缺料設備故障引起的停產(chan) 、不良品對策及處理
c、零部件/工裝夾具/生產(chan) 輔料是否齊全、生產(chan) 是否正常、工作方法可否改善
5.現場的基本方法
深入一線、信息暢通、了解生產(chan) 能力、注意員工狀態、時間/動作研究
6.現場的注意事項
異常處理的製度化、現場教育、解釋、工作職責明確、公正評價(jia) 員工
現場管理的實施方法
1.日常管理的要點
a、重視所有管理項目
今天抓品質,明天弄設備?
b、決(jue) 定重點管理項目
原則:“不給下個(ge) 工程或客戶添異常”,決(jue) 定重點項目
“應該做怎樣的程度為(wei) 止”,管理水平的設定
c、管理的習(xi) 慣化
量化及明確一些日常工作,管理習(xi) 慣化
2.日常管理的進行方法
P- D- C- A管理循環
如作業(ye) 管理,目標為(wei) 生產(chan) 計劃的達成、生產(chan) 率的提高。
P(計劃):達成生產(chan)
D(實施):實行計劃—作業(ye) 設定
C(檢查):檢查目標與(yu) 實績的差
A(行動):采取對策或者改善
3.現場管理方針
a、生產(chan) 部的工作口號:
不接受不良,不製造不良,不傳(chuan) 遞不良!
b、品質管理方針:
質量第一,高效準時,客戶滿意,不斷提高。
c、生產(chan) 管理方針:
創新技術,改進生產(chan) 工藝;科學管理,強化運作和諧;挖掘潛力,充分調動積極性;追求卓越,全麵提升生產(chan) 效率。
d、管理的要求:
A。已落實崗位責任製為(wei) 基礎,實行全員責任包幹製。
B: 任務是死的,有條件要執行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執行。
C:決(jue) 定了的事情就是對的,如有疑問,事後再說。
D:必須獎罰分明,且要及時,到位。
4.自主管理
a、以給自己做事的心態工作。
b、自負其責,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自己拿主意。
c、不推卸責任
d、以自我為(wei) 根本,完成工作任務
5.三檢法
a、其作用是實現“三個(ge) 不”。(不接受不良,不製造不良,不傳(chuan) 遞不良)
b、要實現“雙檢”靠的是自主管理:
灌輸實施“雙檢”的重要性。
不定時的現場抽查
有問題出現時強調“雙檢”關(guan) 聯雙方的責任。
6.修理作業(ye)
a、修理作業(ye) 是指對不良品實施的糾正措施。
b、要通過修理,舉(ju) 一反三,提出反饋意見,防止再發生。
c、埋頭苦幹苦幹,並不一定是最好的。
d、修理員是生產(chan) 部管理者,尤其是組長的搖籃。
e、修理品的管理:
修理品需經過原檢查工位重檢
對修理品有適當的標識
修理中發現多次修理或有重大隱患應立即報告
7.執行作業(ye) 指導書(shu)
a、班組長要熟悉作業(ye) 指導書(shu) ,並教會(hui) 員工;
b、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法,但作為(wei) 標準,任何時候作業(ye) 人員必須遵守。
c、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,可提出修改意見,待修訂批準後才可執行。
d、“5他法”:
講給他聽
做給他看
讓他試做
幫他確認
給他表揚
8.抓住現場的主線
a.現場的主線是什麽(me) ?生產(chan) 計劃
所有現場人員都圍著它轉。是焦點。
是工作目標
是衡量工作結果的標準。
b.日生產(chan) 計劃:
計劃的產(chan) 量就是任務,如完不成時就要承擔責任。
如果不能完成任務,就要申請加班。
是生產(chan) 日報表的依據。
生產(chan) 計劃一旦發行就是命令!
9.產(chan) 量要心中有數
a、產(chan) 量是生產(chan) 部門隻關(guan) 重要的目標。
b、生產(chan) 管理著要做到對產(chan) 量心中有數就需要掌握和控製好生產(chan) 線的速度。
c、決(jue) 定產(chan) 量的因素:
生產(chan) 線的運轉速度
機器,設備的機械能力
工程與(yu) 工藝的穩定性
人員的作業(ye) 能力
生產(chan) 準備
生產(chan) 準備是新產(chan) 品從(cong) 開始試產(chan) 到批量正常生產(chan) 的整個(ge) 過程中,為(wei) 了確保新產(chan) 品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試產(chan) 、批量生產(chan) ,保證產(chan) 品質量,而進行的相關(guan) 人員培訓、指導書(shu) 製定、物流調達、設備(含工裝、量具、工具)的準備活動。
現場管理中的生產(chan) 準備
1。生產(chan) 工藝和資料準備:流程圖,作業(ye) 指導書(shu) ,圖紙,QC標準等
2、工裝夾具、工具、輔助材料、勞保用品等的準備
3、設備、儀(yi) 器、工裝的安裝、調試
4、人員的崗位安排和產(chan) 能設定
5、現場員工的生產(chan) 前培訓
6、物料、設備、工藝、資料異常的發現和反饋
現場確認
1.現場配置管理表:
也叫生產(chan) 線配置管理表:它的形式象檢查清單一樣,可以使管理者確認現場的布置狀態。
指定工位人員,工具用品,儀(yi) 器,材料的放置區域,作業(ye) 方法,記錄單等。
2.現場器具點檢。
時機,範圍,責任者,頻率,方式,內(nei) 容,記錄,確認。
作業(ye) 日報的管理
作用
1、交貨期、品質、安全、成本管理等多個(ge) 項目管理的工具;
2、方便與(yu) 上司和其他部門傳(chuan) 遞情報、交流信息;
3、出現各種異常或問題時,作為(wei) 原因追蹤的資料;
4、幫助管理者掌握現場的實際情況。
常見問題
1、內(nei) 容太多,記錄起來很費時間;
2、需思考、回憶、判斷內(nei) 容太多,很異常,所以馬馬虎虎算了;
3、自己不願意寫(xie) 而讓他人代寫(xie) ;
4、沒有人指導怎麽(me) 填,所以隨便填就行了;
5、工作日報隻是當成資料收集起來,上司也不看,也沒有什麽(me) 作用。
作業(ye) 日報的要求
設計要求
必要的事項齊備,項目盡量精簡
項目順序要符合實際作業(ye) 或邏輯習(xi) 慣
減少描述或數字填寫(xie) ,用符號或線條代替記入
采用標準用紙,避免過大或過小,方便存檔
應把握的內(nei) 容
每人的工作日報是否準確
材料/作業(ye) /產(chan) 品有無異常
作業(ye) 效率
是否達計劃
生產(chan) 效率與(yu) 設備效率
不良產(chan) 品及工時損失
工時現人員配置是否合理
整體(ti) 實績情況
作業(ye) 日報的填寫(xie)
填寫(xie) 作業(ye) 日報
需向有關(guan) 填寫(xie) 人員說明作業(ye) 日報的作用;
班組名、作業(ye) 者名、產(chan) 品名、批量號等基本內(nei) 容由現場辦公人員填寫(xie) ,再發給作業(ye) 者填寫(xie) 其他事項,減輕作業(ye) 者負擔;
生產(chan) 數量、加工時間隻有作業(ye) 者才清楚,由作業(ye) 者填寫(xie) ;
要養(yang) 成寫(xie) 完後再度確認的習(xi) 慣;
管理人員要認真審閱作業(ye) 日報,及時指出異常點並協助解決(jue) 問題,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麵;
現場人員根據日報把握作業(ye) 的異常趨向,並針對這種趨向實施重點指導。
生產(chan) 統計方法
1.內(nei) 容:
產(chan) 量,投入的資源。生產(chan) 合格率,不良率,直通率,生產(chan) 性。
2.要求:
在規定的時間內(nei) 完成(及時性)。真實性
3.各級管理人員的總結:
A.生產(chan) 數量
B.品質,生產(chan) 合格率,不良率,直通率
C.人員狀態。出勤率,違紀,出差錯
D.生產(chan) 事故,損失工時
E.物料供給狀態。
F.機器設備問題
G.技術,工藝問題